反滲透膜設備的日常保養(yǎng)與維護
如何清洗反滲透膜
反滲透膜表面在運行中由于給水帶入的物質的污染而產生污垢,例如金屬氧化物的水合物、鈣的沉淀物、有機物和微生物。這些物質在適當?shù)牟僮鳁l件下可借助于化學藥劑的清洗而有效地除去,稱為膜的清洗。
(一)污垢產生的因素
(1)預處理方式不當;
(2)預處理運行不正常;
(3)給水系統(tǒng)(管道、泵、閥門等)材料選擇不當
(4)加化學藥品的系統(tǒng)(計量泵等)不正常;
(5)停機后沖洗不當;
(6)操作控制(如回收率、產品水水通量、給水流速等)不當;
(7)長期運行中積累的鈣、硅等沉淀物
(8)反滲透給水的水源改變;
(9)給水水源的生物污染。
(二)反滲透膜需要進行清洗的標志
膜表面污垢導致產品水流量減小,膜的脫鹽率下降,給水/濃水的壓力差增加。
經過標準化后的運行參數(shù):(產品水流量下降10%,脫鹽率下降5%,給水、濃水壓差增加15%需進行清洗)其基準是參比新膜*初始運行24~48h內的運行性能。如預處理設計合理、運行正常,則一般半年至一年清洗一次,如小于3個月就需清洗,則應研究改進預處理的方式。
(三)污垢的判別
復合膜的清洗,由于其對pH值和溫度的高度穩(wěn)定性,只要選擇清洗工藝得當,就可以達到
較好的清洗效果。如果未及時清洗,拖延太久,就很難徹底清洗干凈。有效的清洗是依據(jù)污垢的性質選擇清洗化學藥品,錯誤選擇藥品將使污垢惡化,因而清洗前可根據(jù)下述幾個方面弄清污垢種類:
1)反滲透裝置和系統(tǒng)的配置和組合;
(2)給水水化學分析成分;
(3)以前清洗的檢查結果;
(4)SDI測定的過濾膜上的污物分析;
(5)5μm過濾器濾芯上沉積物的分析;
(6)檢查給水管道內表面打開壓力容器端部觀察在膜元件的進水端污垢的外狀(如紅棕色則可能是鐵污垢,生物污垢或有機物通常為黏性膠狀物)
(四)清洗工藝要點
必須按照選擇的配方和規(guī)定的溫度進行。
清洗流速:對于8in膜元件,流速*大采用91m3/h;4in膜元件,采用1.8~2.3m3/h;2.5in膜元件,采用0.7~1.1m3/h。壓力容器的力必須是達到上述流量的*小壓力,但通過任何壓力容器的壓降不得超過60psi
膜元件的清洗可以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避免使用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因其可能發(fā)生不可逆轉的污堵。
允許并聯(lián)清洗,亦可分段清洗,分段清洗的目的是:
(1)不致使*段流速過低,也不致使*后一段流速太高。
(2)不致使*段的沉積物帶至下一段。
配制溶液使用的水源必須為不含痕量的氯或其他氧化劑。
反滲透膜的一般清洗步驟:
1.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反滲透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并排放幾分鐘。
2.用干凈的產品水在清洗箱中配制清洗劑。
3.將清洗劑在壓力容器中循環(huán)1小時或預先設定的時間。
4.清洗完成以后,排凈清洗箱并進行沖洗,然后向清洗箱中充滿干凈的產品水以備下一步沖洗。
5.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并排放幾分鐘。
6.在沖洗反滲透系統(tǒng)后,在產品水排放閥打開狀態(tài)下運行反滲透系統(tǒng),直到產品水清潔、無泡沫或無清洗劑。
反滲透設備應該如何添加阻垢劑
反滲透設備在進行水處理的過程中,是需要進行一系列過濾的,在這個過程中內部可能被水垢阻擋,從而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這就需要我們用戶在設備中調價阻垢劑。那么要怎么添加阻垢劑呢?
1、初次加藥應先清冼加藥箱:清冼時關閉加藥箱底部排污閥,注水清洗后打開排污閥把水排空,清冼兩遍后開始加藥。
2、調整計量泵的加藥沖程:逆時針轉動計量泵沖程調整旋鈕至相應刻度。
3、配藥:檢查關閉加藥箱底部排污閥,根據(jù)加藥箱內的有效體積和計量泵的實際工作出力,計算出加入量。從加藥箱的加入口加入藥劑,打開進水閥稀釋至*高液位刻度處,關閉補水閥。
4、打開加藥箱攪拌電機,將藥劑攪拌均勻后,停電機。
5、打開計量泵進出口閥門,打開計量泵開關,藥劑加在保安過濾器之前。RO停運后,關閉計量泵。
6、定期巡查加藥系統(tǒng)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及時解決。檢查計量泵的加藥量是否準確,加藥箱液位下降與計量泵計算加入量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及時計算調整。
7、每月記錄檢查周期總進水量與加藥量是否匹配。
8、加藥箱補水時注意不要超過*高液位。由于反滲透膜過濾是通過壓力驅動的,在正常運行時是不會存在背壓的,但是如果系統(tǒng)不正常或者故障停機,閥門設置或者開閉不當,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背壓,因此必須妥善處理解決背壓的問題。
9、加藥箱設置有低液位報警時,中控PLC如果設置為低液位報警后停加藥泵并切換到備用加藥箱及計量泵加藥。
錄入時間:2019/8/22 8:52:28 點擊次數(shù):508